
我国开源生态助推产业创新发展提速
本文转载自新华社
中国深度求索公司(DeepSeek)、阿里云通义千问人工智能(AI)大模型上线即开源,引起全球关注。之后多家中国公司的人工智能(AI)模型也纷纷加入开源阵营。
业内专家指出,我国人工智能开源生态加速构建,将推动AI应用成本大幅下降,对于AI多元化应用、产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我国开源生态加速构建
自年初DeepSeek的开源模型引发全球关注后,多家中国企业宣布加入开源阵营。
比如,阿里云自2023年8月宣布开源通义千问模型Qwen-7B后,陆续开源出几十款不同模态、不同尺寸的大模型,并于近期宣布全面开源旗下视频生成模型万相2.1模型;百度将在6月30日正式将文心大模型开源,并在今年下半年发布文心大模型5.0;字节跳动旗下豆包大模型团队宣布将一项关于混合专家(MoE)架构的重要技术成果开源。
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指出,我国人工智能的技术研发,正从“厚积”进入“薄发”阶段。DeepSeek开源开放的发展方式将带动其他大模型企业相继开源。
中国工程院院士倪光南日前在“2025玄铁RISC-V生态大会”上表示,在建设中国开源体系方针的指引下,开源正在我国蓬勃发展,并成为引领技术创新的强大动能。实践表明,开源不仅实现了全球资源的共享与优化,也加速了技术的持续演进。
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指出,DeepSeek的开源策略推动人工智能行业走向更加开放、合作的崭新时代。“DeepSeek的开源策略就像发令枪,让人工智能行业开始摆脱封闭与孤立。
不仅如此,大模型发展还呈现出“能力更强、价格更低”的趋势,如文心大模型4.5上线后,输入价格低至0.004元/千tokens。
“如何让AI更普惠,以什么样的方式支持企业,让他们能够更加有效地将AI与业务场景进行结合,是大模型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。我们希望通义系列模型开源,能激发其他企业在业务创新的各方面突破。阿里云CTO周靖人说。
开源生态加速AI应用 带来更多行业变革
业内专家指出,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已进入深度应用的新阶段。开源生态有助于AI应用成本的大幅下降,将加速推进AI应用,带来更多行业变革。
中移集成产品事业部总经理孙海涛认为,开源生态有助于更多中小企业进入大模型行业,从而加速AI的应用落地。“从中移集成的实践经验看,在建设行业大模型过程中,投资最大的是基础的算力部分。以DeepSeek为代表的开源模型,大幅降低了企业在算力方面的投入成本,我了解到很多创业型公司已经开始用DeepSeek作为基模,为客户提供行业大模型。”
齐向东指出,DeepSeek等开源模型推动了行业应用成本的降低,中小企业对于AI的需求出现增加趋势,“人工智能+”创新展现出了“草根化”、场景化趋势。
“以DeepSeek为代表的开源模型的出现,推动了应用需求的快速放大,而这又会影响上游的算力基础设施建设。市场在AI领域的投入信心会更足,力度会更大。”君联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总裁严敏逸说。
“DeepSeek发布之后,客户对AI智算和应用的需求如井喷般增长。”中国电信湖北公司总经理张敏说,未来,人工智能将从特定领域拓展到更多行业,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智能化转型。同时,AI的深度融合将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发展,促进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良性互动。
记者了解到,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已在多领域被广泛应用,并推动产业创新发展。比如,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“星语3.0”天文模型,基于阿里云通义千问Qwen开源模型打造,目前已接入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站望远镜阵列Mini“司天”,可实现自主控制望远镜进行观测、分析观测结果,智能地给出下一步观测建议。据阿里云相关负责人透露,通义千问Qwen衍生模型数已超10万个。
张敏还表示,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展现出强大的创新活力和广泛的适用性,预计人工智能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期。